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路径 推动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共享
发布时间:2024-10-01 10:45:32

  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城市更新、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方面,将义务教育扩优提质纳入“幸福美好十大工程”,赋予新时代教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强大动力。

  近几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肩负着为176万(全国基础教育第二体量)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重任;同时,作为四川省“首位城市”,肩负着辐射引领、优质共享的时代使命。立足成都实际,聚焦破解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学校布局结构与与人口集中增长速度不匹配、优秀教师成长周期与学校发展提质需要不匹配“三个不相匹配问题”,成都市按照“辐射引领 优质共享”总体思路和“统筹规划、稳步推进、鼓励率先”的实施路径,着力形成课程共享、教师共享、机制共建、学校共生的“四共机制”,以“强校+弱校”“强校+新校”“强校+农校”等紧密型帮扶机制,以“蓉易学”平台为抓手,做优做强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辐射成德眉资地区、甘孜阿坝凉山地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互利互补,着力缩小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努力实现全域成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教育品质。

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路径 推动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共享(图1)

  蒲江县甘溪镇九年制学校开展“学农耕 知农事”插秧体验活动。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让全体市民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是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维,在经费保障标准、教师配备标准、学校建设标准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统一化,确保教育要素基础统一;其次,要“统筹兼顾”,考虑到由于历史沿革、发展基础、地域差异等带来的不同,策略性地实施“辐射引领”优质资源调整与流动机制。

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路径 推动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共享(图2)

  花样游泳世界冠军蒋文文、蒋婷婷入驻天府教师共享中心,开展冠军PED讲堂。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名校资源、名师资源富集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让“双名”资源可流动,在实践中证明是提高资源配置效能的有效方式。建立“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让名校和名师资源可直接到薄弱学校引领;建立“蓉易学”平台、实施优质资源远程辐射机制,让优质课堂资源、教研资源等可打破时间、空间的区隔,实现“以辐射引领带动底部抬升”。

  成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曾经历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的结构性矛盾,为进一步缩小区域和城乡差异,建立“以城带乡、双向互动”的思想,以“一对一”为基础形式,按照“中心城区+郊区新城+东部新城”方式,推动23个区(市)县建成6个区域教育联盟,统筹管理、人员、研究以及其他资源融合,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路径 推动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共享(图3)

  成都市青白江区为明学校积极落实成都“作息令”,满足学生躺平睡。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成都是全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的发源地,就是要打破教师资源在学校固化、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推动更加灵活的教师资源布局;在此基础上,创新推进“编制+员额”改革,补充教师资源总量;当前,为适应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打造“共享教师”理念,不断为学校提供“专才”,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在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中,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兴城”的一系列部署,形成《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放在事业发展的首位,按照地方财力大小、项目建设体量、教育投入及绩效等原则,千方百计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推动项目资金重点向农村、经济落后的乡镇、薄弱学校倾斜。

  2018~2023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3140.38亿元,年均增速10.2%;近3年,新建学校373所,同时撤销小规模学校181所、合并137所、转变教学类型30所。

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路径 推动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共享(图4)

  成都市温江花都小学校以建“场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公园式学校为办学目标,搭建18个教育场景,开设“五彩课程”。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成都大力培育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名校集团78个,覆盖151所学校、60余万名学生。推动实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中心城区优质学校在重点片区领办学校覆盖率达100%。与30余所驻蓉高校共建附属学校42所,打造“环高校基础教育发展生态圈”。推动23个区(市)县建成6个区域教育联盟,涉及798所学校。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已逾六成,总数达759所。

  整合国家、省、manbetx万博注册市和名校资源,构建“蓉易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指导郊区新城592所学校按需选择25所名校课程教学资源,自主采用直播、录播、植入等实切的远程教学模式。按照“1+N”的模式组建25个“教学共同体”,实现前端、远端学校备课、授课、教研、评价四同步,并实现同步辐射省内民族地区和德眉资同城化区域学校。

  建立共享教师的准入、激励等六大机制,征集1725名省市名优教师和40余名常青树退休教师开展结对帮扶等共享活动。实施“运动天府”等5大品牌项目,推动体育冠军、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科普工作者、心理健康专家、工匠、劳模等行业人才走进1000余所中小学课堂。

  以全国“双减”城市建设为契机,全市建立14门学科优质课堂教学标准,出台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正面负面清单和12个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作业设计大赛”,近3年共139门精品课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部级精品课”,全域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市已有6个区(市)县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组成6个结对帮扶共同体,联合开展优质均衡现场诊断、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域通过国家优质均衡监测。

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路径 推动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共享(图5)

  “中心城区+郊区新城+东部新城”方式的6个区域教育联盟,形成区域优质互补机制,涉及759所学校;“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农校”方式组建的名校集团优质为弱校、新校、农校提升品质注入活力,惠及60万学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底部明显抬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完善,汇集远郊区(市)县,让592所学校家长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师共享机制初显成效,完善“特、专、优”社会各类教师资源服务学校机制,为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教育实践改革提供支持。

  近年来,成都市义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2021年,在全国首创的“多子女同校就读”政策,解决3.5万个家庭“接送难”问题,2022年被教育部专题研讨并于2023年在全国中小学入学文件中推广。2023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作息令”获教育部肯定,央视《新闻“1+1”》栏目进行专题报道,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全省推广成都做法。

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新路径 推动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共享(图6)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