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如何保住教育金名片?专家建议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充足投入
发布时间:2024-11-09 14:15:11

  东莞莞城拥有1260多年的建城史,是东莞城市发展的“原点”,一度见证东莞的繁华与兴旺。

  如今莞城开发强度高达96.4%,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建筑破旧化等难题,一一摆在莞城面前。尽管它手握文化“王牌”,教育“金名片”,仍难以扭转人口、商业、总部外流现状。

  近年莞城从空间优化、产业更新、业态培育等纬度着手,寻找振兴之路,如今成效如何?去年“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开工,今年东莞获评中央首批城市更新行动资格,莞城能否乘势而上?

  今年7月,南方都市报深入东莞莞城,manbetx万博入口从空间、产业、商业、教育、文化等维度,梳理莞城行动,现场实地走访,对话专家学者,推出《莞城振兴》深调研专题报道,记录莞城,把脉莞城,传递东莞人对莞城振兴的期盼。

  作为东莞首批省教育强镇(乡、街道)、全市首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辖区面积仅11.2平方公里的莞城街道,却拥有10多所公办中小学,且省一级学校、市品牌学校占比在全市遥遥领先。过去几十年来“学在莞城”教育品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然而随着周边镇街快速发展,教育配套资源迅速崛起,近年来,松山湖、南城等地优质中小学不断涌现,对莞城教育的影响力形成强有力冲击。莞城作为东莞老城,受制于环境空间等因素,经济发展动力相对不足,如何利用自身原有优势保持并增强教育影响力,是莞城振兴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

  几年前,东莞万江的黄先生(化名)到莞城新芬路东莞宾馆对面租了一间很小的铺面,开了个小卖部,还在附近租了套房子住。黄先生放着万江小区的大房子不住,到莞城最为破旧的地方工作生活的目的只有一个——陪读。黄先生的孩子就读于莞城的百年名校——莞城中心小学。为了省去路上时间,黄先生特意选择到莞城来居住生活,直到去年孩子小学毕业。

  南都记者在莞城中心小学、莞城实验小学、莞城步步高小学附近的楼房巷道发现,有不少房屋出租的广告。位于莞城万寿路上的几栋老房子的清洁阿姨介绍,这些5层的楼梯房有30多年楼龄,里面住了很多陪读的家庭,有塘厦镇的、高埗镇的,也有南城、万江的。manbetx万博入口这些家长放弃新城区良好便捷的居住环境,租住在莞城的“老破小”陪读,看中的就是莞城的优质教育资源。

  比如莞城中心小学,是东莞首屈一指的百年名校。该校官网显示,学校建于1906年,现有教师225人,名师队伍强大,近10年来获评省、国家级奖励的名校长3人、在职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4人、市级教学能手47人,东莞市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东莞市教育家培养对象4人,省、市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1人。学校累计获得20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优秀教师及所获荣誉在东莞小学界首屈一指。

  在莞城中心小学周边半径一两公里范围内,还聚集着莞城实验小学、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步步高小学、和阳小学、平乐坊小学等多所优质公办学校,这些学校的综合实力放在东莞的绝大多数镇街都能排在前列。

  莞城街道教育主管部门在回复南都采访时表示,作为传统教育强镇,20年前莞城就成为东莞市首批广东省教育强镇,还先后获评“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镇街”“市首批教育评价改革实验镇街”“品质课堂实验镇街”等荣誉称号,打造出“星耀莞城”“美遇莞城”“悦读莞城”“科智莞城”等学科品牌。

  莞城教育主管部门还坦言,教育支出增长快,莞城财政可投入教育资金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教育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速度;作为老城区,莞城的很多学校办学已久,在编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临聘教师流动性大,也是莞城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些困境。

  其实,随着周边镇街的快速发展,教育配套资源迅速崛起,近年来,松山湖、南城、东城等地优质中小学不断涌现,对莞城教育的影响力形成强有力的冲击,莞城教育的龙头地位受到极大挑战。

  潘先生在南城和莞城都有房子,十年前他们一家住在莞城,女儿就读于莞城实验小学。去年儿子读一年级前,潘先生决定让孩子回南城读小学,于是一家人搬去了南城。“我们对比了一下,南城的小学这几年质量逐步上来了,学校的硬件比莞城要好很多,南城的居住环境和配套也比莞城好,我们最终放弃了莞城实验小学。”

  家住莞城的邱小姐,几年前辞了市区的工作,特地去松山湖找了份工作,把孩子转到松山湖一所小学读书。她对比了莞城和松山湖的小学,觉得松山湖学校的硬件和年轻化的教师团队、新颖的教学理念更适合她孩子的成长。

  近年来,随着南城和松山湖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两地的优质中小学不断涌现,这些“后起之秀”持续冲击莞城教育龙头地位,吸引了大量生源。根据东莞教育十四五规划,南城计划新建改扩建12所学校,新增超2.1万个公办学位;松山湖将新建改扩建3所学校,新增近7000个公办学位。而莞城仅计划新增1所学校,增加4000个学位。

  以南城为例,过去几年已高标准新建了阳光八小、阳光九小、阳光十小、南城一中、CBD北部学校等公办中小学。每所学校功能场室齐全,硬件设施都比莞城学校高出一筹。如CBD北部学校办学规划突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视野,致力于打造一所具备国际学校水准、“面向未来,融通中外”,能适应智能时代的高水平学校,去年年初该校首批招生前夕,周边超过20个小区业主网上表达想孩子进入该校就读的诉求。

  2020年启用的松山湖北区学校,是一所面向未来教育的学校,学校以“无痕·未来”为办学理念,以“与世界同步,与未来同行”为办学愿景,设有智慧教室、生态复式教室、学科教室;图书馆、体育馆、人工智能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被誉为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的典范。

  这些实力新校不但吸引了大量的优质生源,还挖走了包括莞城在内的部分学校的优秀教师。仅记者了解到的,近两三年内,松山湖、东城、南城的新建学校至少挖走了莞城4名骨干教师。

  一位曾在莞城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校长、东莞基础教育界资深人士认为,莞城街道的教育综合力量,目前在全市各镇街依然处于第一梯队。但受制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活环境等因素,莞城的教育发展面临诸多瓶颈,与松山湖等部分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科创、智慧教育等一些方面正在被超越。

  该业内人士称,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开发程度超过九成的老城区,莞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相对于南城和松山湖,可投入教育资金受限。

  此外,莞城地域面积狭小,老城区城建、交通、卫生等等综合环境相对较差,很难吸引年轻家长居住,对优质教育人才吸引力也相对较弱。

  业内人士建议,莞城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充足投入,包括资金、设施和技术,以支持教育的持续发展。同时加大力度统筹土地资源,为教育发展拓空间。软件方面需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课程上要不断更新和丰富课程内容,全面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比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莞城部分学校近年已在做这方面的改革,还需要继续扩大。

  该业内人士强调,莞城教育有非常优秀的基础,要继续保持教育的龙头地位,更加需要老城全面振兴,包括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改造等等各方面,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定居莞城,吸引更好的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选择莞城。

  摄影/摄像:南都记者 刘媚 实习生 武仪佳 林仕峪 薛瑞斌(部分图片来源于各学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