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大中小” 北科大以“钢铁脊梁”汇聚科普教育合力
发布时间:2025-04-27 11:15:19

  中国网4月27日讯 (记者 韩雅洁)第三届“钢铁脊梁向未来”大中小贯通人才培养科普教育研讨会暨首届京港澳科技交流系列活动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集政策指引、学术引领与区域协同于一体,标志着中国高校科普进入“系统布局、战略协同”的新阶段。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邹晖、科技部九司副司长李昕、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杨江林、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会议由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鲁宁主持。

打通“大中小” 北科大以“钢铁脊梁”汇聚科普教育合力(图1)

  “科普是大学精神的一部分。”在致辞中,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指出,高校不能把科普当作“额外任务”,而应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的主轴之中。他认为,“从科学素养到科学精神的转化,才是我们真正育人的尺度。”

打通“大中小” 北科大以“钢铁脊梁”汇聚科普教育合力(图2)

  回顾学校73年来的“为国铸材”使命,科普工作早在1988年就已成为学校战略重点。他强调,科普不是边角料,而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高校要以科普反哺基础教育,激发科技梦想。manbetx万博登录

打通“大中小” 北科大以“钢铁脊梁”汇聚科普教育合力(图3)

  “新时代科学教育的核心,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思维唤醒。”在大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副司长邹晖指出,面对“双减”改革的系统推进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的深度演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正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战略意义。

  “科学教育不是加一点编程课那么简单,而是要构建一套唤醒思维、培养想象力和探求欲的育人体系。”她呼吁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中小学协同打造“覆盖全龄段、链接真问题、面向未来”的科教共同体,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基,也为全民科学素养的跃升注入根本动能。

打通“大中小” 北科大以“钢铁脊梁”汇聚科普教育合力(图4)

  科技部九司副司长李昕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新修定的《科普法》颁布实施,首次将“科普与科技创新并列为国家战略支点”,对高校提出明确责任与使命。他强调:“高等院校不仅要开设通识类科技课程,更要将实验室开放、科研转化与科普教育深度耦合。”他认为,北京科技大学打造的“三维课堂”体系,即院士主讲的优质课程、校企联动的实践课程、manbetx万博登录辐射社会的开放课程,是高校贯彻《科普法》的生动示范。

打通“大中小” 北科大以“钢铁脊梁”汇聚科普教育合力(图5)

  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杨江林以“京二十条”为切入,系统阐释北京在新时代科普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布局。如科学教师资源全面升级,推进小学配备理工科背景专职教师;构建AI科教智能体,实现优质课程数字化;设立科学高中,探索贯通式人才通道;社会大课堂、科技节、科学家精神育人活动常态化推进。杨江林表示,“科学素养是一种国家能力,科学教育是一项基础建设。”北京正以系统化方式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成型。

  会上,港澳地区与内地高校在青少年科学教育领域进行了深度对话,标志着京港澳三地开始探索“跨区域、跨文化、跨学段”的科普协同机制。

  李昕指出,港澳具备成熟的科学传播体系、国际化教育资源,是推进中国科普国际化的重要桥梁。他提出,要推动内地高校与港澳机构联合构建“面向全球传播的中国科普样本”,让中国实验室的故事被世界看见。

  杨仁树指出,北京科技大学将通过联合研学、科技营队、跨校合作等形式,探索区域间协同育人的新机制,这一举措将助力青少年在多文化背景中形成全球化的科技观与公共精神。

打通“大中小” 北科大以“钢铁脊梁”汇聚科普教育合力(图6)

  本次大会由北京科技大学主办,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基础教育管理中心、顺德创新学院、清华附中志新学校承办,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学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

  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院长岳清瑞、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薛海平教授、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小学(北京市十一学校实验小学)校长赵华,以及来自京津冀、甘肃、内蒙古、manbetx万博登录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区22所兄弟高校、59所中小学的180余名专家代表,覆盖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从基础研究到政策制定的完整生态圈。

  《向Youngπ》系列可视化产品将聚焦中外“Z世代”群体,以青年的视角认识中国道路,以青年的思想理解中国的立场,以青年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