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如果我们只注意某一层次或角度,而忽略了其他,就无法看到课程的全貌,只是零散的、片段的,只有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才有可能尽可能全面和准确的理解课程。
从词义上看,“课程”的本意是“课业及其进程的安排”。课程带有“计划”“方案”的属性,在强调“预设”的同时也强调“生成”。
然而,现实中课程的概念具有多样性,至今没有形成人们公认的定义。各种定义不下几百种。
另外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将课程定义分为3类:1.学科说;2.进程说;3.教学内容或总和说。
美国教育家古德拉德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层次划分: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根本原因在于课程本身非常复杂,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出发点和角度会得出各自的理解。
比如有的侧重本质属性(课程即学习经验),manbetx万博APP有的强调课程的功能,有的强调课程对社会的作用(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有的强调课程对学习者的作用(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课程本身演变的结果。几千年来,课程的内容从祭祀占卜、宗教、伦理道德发展为科学技术;课程的结构从单一的学科课程演变为多种形态的课程并存;课程的范围从专门化制度化学校教育扩展到在线学习、终身教育、学习社会,课程定义必然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人们在课程某个方面认识上也随之不断的深化,关于课程的认识得以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近代的课程体系主要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建立起来。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就是这种观点的表现。
人们发现,将课程看做知识很容易导致“重物轻人”的倾向,即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权威,却忽视了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而且,尽管从课程是知识的认识出发,课程似乎能够设计编排得十分合理,但在事实上却往往并不能保证达到达到它的预期效果。这样的问题,几乎在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都被人们注意到和批评过。
于是人们提出,实际上,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与知识发生了相互作用,知识才可能真正转化为课程。于是,许多人在谈到课程时开始使用“经验”这一概念,并且进一步认为课程就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
当课程被认为是经验时,一般特点在于: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从心理基础而言,这样的课程跳出了单纯认知的范畴,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及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课程不是外在于学习者、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的角色是参与者和组织者。
这一课程观认为,将课程理解为学科知识,教师容易把握,但也容易导致“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把课程理解为学习经验,有利于解决“教育中无儿童”的问题,但教师又感到迷惘不知如何操作。
走出这种两难困境的惟一办法是:改变传统的非此即彼——要么是主观学习经验,要么是客观学科教材——的思维方式,将视角转向二者的交合处——活动,从活动的视角看待和解释课程。
这种课程观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注意学习者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从活动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从心理基础而言,这种课程也强调全面性,即除了认知过程之外,学习者的其他心理成分同样是实施课程必须考虑的。
如果我们只注意某一层次或角度,而忽略了其他,就无法看到课程的全貌,只是零散的、片段的,只有从不同层次和角度的研究,才有可能尽可能全面和准确的理解课程。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为了切实保障儿童的发展,把儿童的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人们开始走出预期目标、计划的限制,关注教学进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过程课程”。这并不是不要目标、计划,而是把目标、计划整合到教学情境中,使之促进而不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念的重大变革。
在课程论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隐性课程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为了谋求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的“实际课程”。
“空无课程”是美国著名美学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的概念,被作为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在课程变革中,不仅应思考现行的“实际课程”的合理性,还应思考学校教育中的“空无课程”及其成因,以增强课程变革的目的性、合理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变迁速度空前加快,学校、家庭、社区越来越趋向于融合,趋向于一体化。当把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的时候,这里所谓的环境就远不止学校环境,还包括广阔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外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蕴含着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