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之课程ppt
发布时间:2024-10-28 14:22:39

  第八章 课程 第八章 课程 一、课程的涵义 二、课程的类型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manbetx万博入口课程的涵义 《辞海》:功课的进程;教学的科目。 《辞源》: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课业及其进程。 在西方,课程源自拉丁语,本意指跑道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美国经验主义者艾伯蒂认为:“学校为学生所准备的一切活动,构成它的课程”。 一、课程的涵义 狭义的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重点) 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育教学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氛围等。 二、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一)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1.学科课程(重点) 概念: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 文艺复兴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泛智论”,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以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设置多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完美德行”的人。 19世纪末,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从“准备生活”和“知识价值”论出发,提出了个人功利主义的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的特点: (1)学科课程由来已久,故被称为传统课程。 (2)学科课程是今天各国学校课程的主体类型,并将在日后继续发展。 (3)学科课程能够使人通过学习,较系统地掌握某一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 (4)学科课程重视教师的作用。 对学科课程的评价: 由于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的逻辑,重视已有知识的价值,重视教师的传授,因此,对学生心理的逻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易被忽视。结果,往往使学生偏重记忆书本知识,产生对学习的厌烦心理。这些不足,正是活动课程提出的非议之处。  (一)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2.活动课程 概念(记录)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的课程。(重点) 特点: (1)活动课程的出发点是基于儿童的兴趣。 (2)使学习与生活环境联系密切。 (3)活动课程能全面提高教育的价值。 (4)活动内容重视儿童心理的逻辑。 (一)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3.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①教材的编写。 ②师资问题。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界定: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 即课程表上显示的课程 特点: (1)显性课程具有特殊目的性,就是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 (2)显性课程还具有特殊的形式,即以教学为根本途径。 2.隐性课程 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 隐性课程的范围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以及各种行为: ①物质层面 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 ②行为层面 学生间的交往、教师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区与学校的交往等 ③制度层面 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 ④观念层面 校训、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 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根本特性是强制性,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 必修课程所具有的功能: ①选择传递主流文化; ②帮助学生掌握系统化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能力和态度; ③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 ④帮助学生获取某一教育程度的文凭和某种职业的资格; ⑤促进一部分学生的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性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 选修课程根源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发展。 现代选修课程的蓬勃发展和不断繁荣,有四个基本依据: ①社会需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②学生发展需要的差异; ③知识经验增长的无限性; ④学习时间的有限性。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P164-165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负责国家课程的课程编制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①权威性。 ②多样性。 ③强制性。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地方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如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家政》、《国学启蒙》等。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三种物化形式: (一)课程计划 (二)课程标准 (三)教材 (一)课程计划(原教学计划) 1.概念 2.基本内容 (1)学科设置 (2)学科顺序 (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原教学大纲) 1.概念 2.基本内容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基本理念 二、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实践活动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综合应用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课题学习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背景 二、课程性质 三、基本理念 四、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三)教材 1.概念 教科书、讲义;(主体) 各类指导书、补充读物; 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 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盘等。 * * * * * * * * * *

  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纯JavaNEW)8909.doc

  SY_T 5660-2020 钻井液用包被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类.pdf

  2021-202x年基金管理人员工跟投基金投资协议-经典(律师审定版).docx

教育学之课程ppt

  基层儿科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学习班答案-2024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Application for Export Transaction 离岸客户填写指南.doc

  2023年膨化食品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