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纪元:上海大学如何以数字化推进课程思政
发布时间:2025-02-03 07:48:24

  在日前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的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上,教育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课程思政的发展与实践。此次活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旨在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与会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在讲话中指出,在全球教育迅速变革的当下,manbetx万博网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数字化战略。

  此次研讨会尤为重要,其不仅讨论了课程思政的新进展、新成效,还有助于汇聚全国高校的优秀教学资源与经验,共同探索更加科学和实用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会议上,上海大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顾晓英教授发表了专题报告,主题为“体系化学理化数字化:扎实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顾教授强调,上海大学一直以来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在教育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回顾自2014年上海大学首次开设“大国方略”课程以来,学校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屡屡创新,率先提出“红色项链”模式,该模式不仅将多门课程串联起来,manbetx万博网址还推动了全国26所高校党史类课程的深度合作与创新。这些探索的意义在于,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也增强了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此外,上海大学尤为关注数字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通过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与成功案例生动地融入日常教学中,赋予课程思政以新的活力。例如,利用多媒体和数字工具,教师能够更直观地呈现历史事件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互动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结合此次研讨会,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与15家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发展共同体”。这一举措旨在为前沿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平台,便于各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加强全国范围内课程思政的资源共享,使之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

  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到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思政的推进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大学已然成为全国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行者,展示了未来高等教育的美好愿景。在数字化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中,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回望未来,教育工作者需继续秉持坚守教育初心,通过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推动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使之真正服务于当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基石,上海大学的实践与探索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也为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的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