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习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就教育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特别谈及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联组会上,多次谈到德育工作。我想这也为我们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指明了具体的实践方向,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对他们的职业素养、职业水平的培养,更要关注对他们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回忆起聆听在联组会上的重要嘱托,长期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如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指出:“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在连续两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都表达了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特别关注。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也应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实践。”阮诗玮说。
“大国工匠的精神不是到了工作场域中骤然形成的,各阶段教育要有从小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的意识,并将其融入各阶段的教育实践中。”阮诗玮建议,要系统规划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通用职业技术技能课程建设。“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在不同学龄段都能学到职业技术、爱上职业技术。”
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支持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劳动教育。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加强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衔接培养。加强教考衔接,优化职教高考内容和形式。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开设职业技术专业。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深入推进职普融通对广泛树立大国工匠精神十分必要。”阮诗玮对此表示。
在阮诗玮看来,随着时代的变革,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已经大有不同,现在的制造业企业大多已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他们需要综合能力更强的人才参与到产业的更新迭代之中。”以长期关注的某企业为例,阮诗玮深入解释道:“在福建省有家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为其他企业量身定制全自动、无人值守、全天候运转的‘黑灯工厂’。我想这种企业的经营模式,很大程度上展现着未来各企业改革的大方向。而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低水平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会在企业中逐渐被机器所取代。换言之,随着新技术对企业生产链条的持续赋能,企业会需要更多懂得应用新科技的职业技能人才。”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会愈来愈密切。”阮诗玮表示,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不应是“普通教育”的“独属”,职业教育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学位授予权限。令阮诗玮欣慰的是,职业教育的学历学位“天花板”越来越高了——“自2019年批准设置首个公办职业本科院校以来,教育部已批准设置职业本科院校的数量达60所。”
“我们要让职业教育享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要让职业教育受教育者更广受社会各界的认可……”“树立工匠精神,为职业教育打造更高的‘天花板’是一项必需且基础的工作。”
在阮诗玮看来,提高职业教育“天花板”也是促使更多人选择职业教育的前提之一,将会为我国大国工匠的培养凝聚更庞大的人才供给基础。阮诗玮表示,只有职业教育的人才“蓄水池”不断拓宽,让职业教育不再是“后进生”的选项,让更多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乐于拥抱职业教育。也唯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逐渐消除轻视职业教育、看不起职校学生的社会偏见,才能促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实现完全的融通,才能让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各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实践者。
作为一名中医药学者及教育工作者,数年来,阮诗玮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收获力量,也因此,他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给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带来力量,“我想推进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树立需要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我们可以以‘忠孝精神’为抓手,更具体地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阮诗玮强调,这里所提及的“忠孝精神”,不涉及“愚忠”“愚孝”等内涵,也并非强调宣传旧时的封建文化,“某种程度上来看,manbetx万博APP这里所讲的‘忠与孝’不但是社会与个人进步的精神动力,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精神范式的一种精神力量。”
围绕“如何理解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中,阮诗玮更具体地解释道:“比如‘忠’的内涵,映射到现代职场中,表现为对职业理想的坚守、对团队使命的认同,也就是忠于职业、忠于岗位、忠于团队。‘忠’的理念不但可以降低人才流失率,促进知识经验传承,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战斗力,还可以避免类似内部人员知识产权泄密事件的发生。在我们国家各个行业都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部分行业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之时,在职业教育中,倡导‘忠’的精神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
“再如‘孝’的内涵,可以转化职业教育者在职场中对工作职责的敬畏感。如医疗工作者以‘医者仁心’践行职业承诺,这既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医生职业伦理的传承。将孝道中‘敬长爱幼’原则应用于职场,还将有助于构建尊重包容的相互协作氛围。促使更多年轻员工主动向资深同事求教,也会引领年长的管理者主动关怀下属发展,以形成积极良性的代际互动。”
为深入落实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阮诗玮提出具体建议:一是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课程开发,探索如何在各类职业教育课程中融入“忠孝”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要引领在职业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对服务对象高度负责、对企业认真尽职、对核心技术严守保密等。二是营造崇尚“忠孝”的社会氛围,宣传尊重职业、尊重单位、尊重服务对象的先进典型,促使践行“忠孝”者广受社会各界敬重、促使“忠孝”精神成为全球化语境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精神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