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等四校同屏 一堂跨越千里的国家安全教育课
发布时间:2025-04-11 02:27:02

  4月10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齐鲁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四所高校跨区域联动创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打造云端课堂,3万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一堂跨越2000多公里的国家安全教育课。课程通过直播平台向全社会开放。

齐鲁工业大学等四校同屏 一堂跨越千里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图1)

  课程采用“沉浸式教学+云端辩论”新模式,通过课堂连线,展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以及当前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等,并以《哪吒》电影和大学生主题获奖作品为例,讲述青年学子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齐鲁工业大学等四校同屏 一堂跨越千里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图2)

  在“虚拟圆桌会议”环节,四校学子就“信息时代青年学子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展开云端辩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1级本科生黄立扬提出:“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身处粤港澳大湾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港澳青年保持密切联系,构建‘法律+科技+教育’立体防线,以政治安全护航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成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创新范式。”吉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2级刘禹岐介绍了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意义,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在生活中时刻关注粮食安全政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志愿服务,从自我做起,珍惜粮食、爱惜粮食,脚踏实地筑牢东北粮仓。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焦博洋认为守护“科技安全”尤为重要,他结合参加科研项目体会,提出数据可能会存在失密泄密风险,manbetx万博入口明确应该提高警惕,严守保密红线,努力做一名科技安全的践行者和守护者。齐鲁工业大学数字媒体22级刘琛则从家乡的齐鲁文化切入,指出当前面临国外滥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等文化威胁,强调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齐鲁工业大学等四校同屏 一堂跨越千里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图3)

  从珠江之畔到东北黑土地,从三晋之地到齐鲁大地,百余名师生热烈讨论了政治安全、粮食安全、科技安全以及文化安全等众多话题。辩论数据大屏实时显示四校学生的观点分布,AI分析系统捕捉到“安全”“责任”“担当”“天下”等高频关键词近百个。

齐鲁工业大学等四校同屏 一堂跨越千里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图4)

  四所学校的授课老师针对同学们的观点逐一进行现场点评,指出同学们能从所在地域、学校出发,观察到多领域的国家安全,展示了同学们良好的安全素养,更体现了同学们的拳拳爱国之情。

齐鲁工业大学等四校同屏 一堂跨越千里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图5)

  随着课程进入尾声,四校学生在元宇宙空间共同植下“国安长青树”,2.6万片数字叶片承载着学子们的安全承诺。这堂突破时空的云端思政课,不仅创新了国家安全教育的打开方式,更谱写了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manbetx万博入口

  课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22级学生符彦宁表示:“这次的国家安全云课程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教育技术,我们和千里之外的同学一起学习国家安全知识,从政治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等方面开展云端辩论,这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地区安全形势的异同。这样的安全课很有意义,我们愿意听、听得进,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课程。”

  吉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级赵丹赫同学说道:“通过这场形式新颖的国家安全云端直播课,让我受益良多。课堂上,不同学校的同学、老师分享国家安全的观点见解十分精彩,沉浸式学习的方式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守护国家安全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使命。”

  齐鲁工业大学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邵腾说:“这堂云端国家安全教育课让我耳目一新。沉浸式的虚拟场景让网络安全、反间谍等抽象概念变得直观可感,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既符合我们大学生认知特点,又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我非常期待更多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

齐鲁工业大学等四校同屏 一堂跨越千里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图6)

  主讲教师齐鲁工业大学刘芳蕾表示:“借助技术的力量进行异地同屏教学,打造新的课堂,不仅让我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改革方向,更让我坚定了教学创新决心。”

  中北大学任课教师任雁表示:“异地师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同屏在线共上一节国家安全课,既是教学模式的结构性变革,更是教育智慧的云端共享。”

  齐鲁工业大学课程思政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红霞表示:“本次国家安全教育课,以四校同屏的方式进行,是课程思政的生动实践。我们将进一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打造更具感染力的课堂,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