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省教育厅发布了一项重磅政策——《湖南省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这项新规定通过八大行动17条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湖南省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湖南省教育厅制定了这项工作方案。方案的目标是到2027年,全省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更加完善;到2032年,优质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普遍提高,教师美育素养显著提升,学校美育氛围更加浓厚。
根据方案,湖南省将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推动美育工作的全面升级。其中,普通高中艺术课程不少于108课时的规定尤为引人关注。此外,还包括美育教学改革、教师美育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普及等方面的主要举措。
方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艺术课程设置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特别是普通高中,要求艺术课程不少于108课时。同时,鼓励开发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促进五育并举,形成多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艺术知识,还能在其他学科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兴趣和专项特长,方案提出了“审美提升在前+专项特长随后”的教学理念。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manbetx万博APP初中阶段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则侧重素养提升,大学阶段则是通识化教育。此外,利用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丰富课程资源和审美体验,打造活力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想象一下,学生们戴上VR眼镜,在虚拟世界里参观博物馆,感受艺术的魅力,这该是多么有趣的一堂课啊!
方案指出,将美育课程纳入师范生人文素养课程,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美育素养。同时,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美育专题培训,设立美育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这样一来,老师们不仅能教书育人,还能成为传播美的使者。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方案鼓励学校提供多样化的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此外,还支持学校设立合唱、器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社团,以及湘绣、陶艺、剪纸等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机会。想象一下,学生们在校园里唱着歌、跳着舞,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画作,这样的校园生活该是多么丰富多彩啊!
方案提出,要整合公共场馆、文艺院团等社会资源为学校美育服务,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促进师生、家长美育素养的共同提升。通过举办各类艺术活动和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艺术体验。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感受艺术的魅力,让孩子们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熏陶下茁壮成长。
湖南省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和艺术表现能力,还能塑造具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营造充满活力与文明气息的校园环境。这一政策对全国其他地区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期待未来更多省市能够跟进,共同推动我国学校美育事业的发展。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manbetx万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