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2025-04-26 15:52:46

  4月25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天津大学主办、超星泛雅集团承办的“铸魂育人聚合力·课程思政启新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顺利召开。来自天津、河北及全国400余所高校的近9000名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论坛,其中近300名教师现场参会。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斌、天津市教委高教处处长徐震、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王娟、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关静、超星研究院副院长、集团副总宋瑛出席论坛,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夏淑倩主持论坛。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1)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斌与会致辞,对参会嘉宾、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作题为《新形势下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思考与行动》的报告,从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思考、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各专业课堂教学的天大行动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介绍了天津大学课程思政的工作成效与未来展望。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2)

  本次会议受到天津市教委密切关注,天津市教委高教处处长徐震与会致辞,对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欢迎,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天津市教委一直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在推动协同育人、优质资源建设等工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希望能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建设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大思政”、迭代发展的“强思政”。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3)

  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理工大学薛庆教授作题为《课程思政建设及教学实践》的报告,从课程思政系统性教学设计的原则、挖掘伦理教育思政元素等建设思路与数智赋能等实践路径等视角出发,结合典型案例分享了个人经验和体会。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4)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负责人、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教授作题为《课程思政:一道看得见的美丽风景》的报告,介绍了上海大学“12344”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即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一条主线,校院两级思政中心架构,教育部、市级、校级三级课程思政名师示范,教育部、市级、校级、院级的四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和教师培训,以及分层分类推进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举措和典型案例。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5)

  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主讲教师、天津科技大学李桂菊教授作题为《基于“全过程”的课程思政总体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报告,以国家级一流课程《环境生态与健康A》为例,基于学情分析,聚焦单一学科难融合、等问题,秉承通专融合、共悟笃行的创新理念,通过“交叉融合”“四库两平台”等创新举措,培养生态文明背景下能够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的新工科人才。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6)

  华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主讲教师、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正高组二等奖获得者曹蕾教授作题为《数智赋能拓课堂,多维场域铸医魂》的报告,以《生物化学A》课程为例,基于学情分析,通过“三‘精’滴灌式课程思政内容重构”,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三‘心’进阶式课程思政教学融入”,激活学生创新能力;“三‘线’矩阵式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激起学生价值认同。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7)

  超星研究院副院长、集团副总宋瑛作题为《智能驱动、立德树人:AI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创新路径》的报告,聚焦“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合难”“教学资源分散,manbetx万博注册缺乏系统性”“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以“AI+教育”为核心,重构资源生态、重塑教学模式、重建评价体系、强化教师研修、加强课程思政空间建设,打造课程思政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8)

  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获得者张莹教授通过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作题为《AI赋能思政评价:精准评估与全面发展引导》的报告,从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知识图谱助力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完善、“Deepseek+”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创新等方面分享了个人经验和体会。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9)

  下午,参会人员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实施五周年以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典型案例和经验总结、问题、困难,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工作方向和举措等进行了分组研讨、互动交流。

天津大学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论坛(图10)

  据悉,天津大学是全国首批15个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也是天津市和河北省唯一一个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天津大学形成了“一体三翼五融合”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并获得了高等教育本科天津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大学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开展协同磨课、伦理教育联合授课、师友导师计划,形成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日常思政工作队伍的“大协同”育人机制,带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的协同发展。以学理研究、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全国-区域-学校三级教师培训与教学竞赛为抓手,推进教师育人能力创新。以实践项目为牵引,以课内外实践、项目式课程、学生竞赛为载体,深化一二课堂协同,形成了“做中思政”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接下来,天津大学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调研、工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要点研制、国家工学教材研究基地建设、本研贯通进阶式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探索、课程育人典型教学案例汇编等工作,推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高纯石英矿正式成为我国第174号法定矿...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高纯石英矿正式成为我国第174号法定矿...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我市...

  【百卅天大】从1895到1925:金石奥义到工业化学的救国长卷——北洋三十载:沃土孕育天大化工

  【学习教育】机械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

  天津大学召开学科建设系列专场座谈会 擘画“强工厚理振文兴医交叉融合”发展新篇章

  环境学院团队研发全球首套城市大热网在线动态水力-热力耦合仿真平台Tensok成功上线运行 助力城市智慧供热建设